山西黄金产量排名前十(黄金储备排名)
山西省运城市位于全球公认的苹果“黄金生产带”和水果最佳生产区,果园面积330万亩,年产量62亿公斤。在中国每100斤苹果中就有10斤是运城苹果,而在山西省,每100斤苹果中70斤是运城苹果。运城市苹果现有的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居全国地级市之首。
运城苹果种植的蓬勃发展,使其成为运城农业的主导产业,果树成了广大农民增收的“摇钱树”。如今,苹果产业竞争激励,品牌众多,如何在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技术上,在农业供给侧改革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能够日益优化产业结构,使得运城能够由果业大市向果业强市转变?
清晨,山西运城临猗县角杯镇上豆氏村的户外温度已经接近零度。走进果农吴忠定的苹果园,却是另一番景象:绿油油的果树上,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摘下一个咬上一口,干脆香甜、沁人心脾。吴忠定说,以前苹果论斤卖,现在按个出售。
吴忠定:我们现在的苹果是论个卖,一个卖到8块钱。你像我这个苹果现在就不需要拉到市场上去卖,通过微信就卖出去了,不愁卖。
临猗是全国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县,年产水果25亿公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卖到这样的好价钱,吴忠定说,首先是改变了过去单纯追求产量的想法。
吴忠定:产量越高、品质越差,不但赚不到钱,还要赔钱。尤其到了2016年底,好苹果价格走高,不好的苹果赔钱甚至卖不出去。
如何才能种出好苹果?为了这个目标,吴忠定开始四处取经。他发现,培育高品质的苹果首先要舍得做“减法”。几年前,他亲手砍掉了地里的一半果树。
吴忠定:隔行减,就是隔一行去一行。15行就去掉了7行。当年果子由不红变红,一亩地3000-4000块钱卖到2万块钱。
施有机肥、果实套袋、生物防治……每增加一项技术,吴忠定的苹果品质就提升一大截,如今他的16亩果园每年收入能达到60多万元。高价的“金苹果”在运城遍地开花,在平陆县柏池村,果农景礼义的800公斤“果王”苹果以3.25万元高价被竞拍者买走。折算下来,一公斤卖到40多块钱。
景礼义:现在市场都需要口感,一个是品种要起带头作用,要精心管理,比孩子还要精心。
精心种下的苹果还要与大市场对接。在这方面,运城市通过壮大龙头企业、组建专业合作社,形成了集生产、销售、流通为一体的全产业链。
在果业大户王万保的万保果品合作社,一排排色泽光亮的苹果经过传送带,被分装到不同的篮子里。一旁几个工人围在一起,套袋、装箱,运输车出出进进忙个不停。
王迎贞:一箱16.8公斤,果面干净,裂纹、伤都不能装,7点开始到晚上6点,一天就是个70、80箱。
王万宝把果品合作社注册了品牌,还联合3000多户果农,连片种植10万亩生产基地,抱团发展。同时,在多个城市建立直销门店,与超市无缝对接。
王万宝:咱们北京有办事处、天津、太原、深圳、广州、杭州六个窗口,尤其是北京市民、拉一箱苹果到那儿就一抢而空。今年是个挣钱年,估计明年出口闹好了,总收入能突破2个亿。
目前,运城像这样的果业企业、合作社达到1200多家。今年1到10月,全市水果出口20.1万吨,同比增长83%,出口国家达到53个。
赵海亮:这几年我们以东南亚市场为主。下一步我们运城几个优势企业合作起来,在美国、泰国等几个国家建设海外仓,把我们更多的苹果发到国外去。
优质果品需要标准化技术来保障。运城市在全省率先制定苹果生产技术规范市级地方标准,出台了推进现代果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对出口企业给予重奖。
运城市果业局总农艺师淮迎社:出口水果超过两个货柜、40吨左右,我们会给予8-10万的补贴。出口中低端国家,出口量达到20万人民币,新增加一个国家奖励8万左右。在大的城市建立运城苹果的直销窗口,我们也会给他们一定的经济补助。
在此基础上,运城市还建起1000个高科技现代水果示范园,培育1万名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职业果农,加强优质农产品出口生产、检验检疫和贸易营销“三大体系”建设,确保运城苹果源源不断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淮迎社:不论是临猗的、万荣的、芮城的,统一都打运城苹果。打造100万亩标准化生产基地、培育100家果品出口龙头企业、年出口果品100万吨,不断做优果品、做强果业,带动特色现代农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统稿编辑:李伟民
记者:岳旭辉
刘 璐
(山西台)刘 媛
实习编辑:刘旭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