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遭受新冠疫情重创,俄乌局势雪上加霜之后,经济恢复日益成为了每个国家的头等大事。而在具体的经济货币政策上,各个国家则给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1.货币政策外紧内松
6月7日,世界银行预测,全球经济增长将从2021年的5.7%下降到2022年的2.9%,并警告称全球“滞胀”风险相当大,恐重创中等收入和低收入经济体。
同样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各国央行采取的货币政策却不尽相同。
●欧洲将告别近十年“负利率时代”
继美联储开启收紧货币政策周期后,欧洲央行也释放了加息信号。
当地时间6月9日,欧洲央行公布利率决议,维持三大关键利率不变。同时决定自7月1日起终止其资产购买计划下的净资产购买,计划在7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将关键利率上调25个基点,并在9月再次加息。这意味着,若欧洲央行如期在今年7月上调利率,将是其十年来首次加息。
●中国央行:将推动贷款稳定增长,利率继续下降
6月2日,央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透露近期将推出的落实经济稳增长的金融举措。对于下一阶段如何落实好稳经济的政策措施,加大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指出,将在三方面重点发力:
一是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流动性的投放力度。
二是突出金融支持重点领域。加大普惠小微贷款的支持力度,按照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量的2%给金融机构提供激励资金。
三是继续推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深化LPR改革,发挥好LPR的指导性作用,落实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调整机制,稳定银行负债成本,带动企业贷款利率的稳中有降。
●货币基金收益率全面进入“1时代”
据中国基金报6月10日报道,目前全部纳入统计的货币基金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仅为1.71%的水平,更有157只货币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不足1.5%。
不少货币基金经理认为,今年货币基金收益率的走低和货币市场的资金利率维持低位,以及低风险产品受到资金追捧有关。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华夏时报、中国基金报)
点评:希望我们的苦是暂时的
全球在加息,连欧洲央行都要回归“正利率时代”;而国内还在推动利率下行,连货币基金收益率都已全面降到1字头,似乎进一步货币宽松的“负利率时代”离我们也不太远。国内外货币政策的差异,倒是和疫情防控政策的差异有点类似。
未来一段时间将是全球步入紧缩,而国内保持宽松的时代,谁能在市场上走出亮丽的曲线,目前还不好说,恐怕要到年底再核算。
但可以肯定,谁的日子都不好过,各有各的苦,每个经济体的苦也都有当下和长远之分,希望我们的是暂时的。
2.唐山烧烤店暴力事件引热议
6月10日,河北唐山某烧烤店发生一起骚扰和围殴女性事件,致一名女子受伤入院,引发广泛关注。截至6月11日下午,涉案9名嫌犯(7男2女)全部归案。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受伤女子伤情稳定。
该事件目前仍在网上发酵,网友纷纷仗义执言。与此同时,舆论场中也出现了一些刺耳声音,比如指责受害者不够顺从,指责在场者没有劝架、制止和报警(有商家被无辜指认为施暴者,遭到网络暴力攻击,还收到了花圈),甚至不乏挑唆性别矛盾、地域攻击的极端言论。
唐山烧烤店事件发酵的同时,另一起恶性案件开始受到关注。
2022年4月22日,广东揭阳普宁高埔镇一名17岁女子涉嫌杀害邻居家一名4岁男童。据被害男童母亲透露,凶手作案手段异常残忍,男孩被石头砸后脑勺,被玻璃反复割喉,面朝下埋在沙堆里。该17岁女子衣物上及其家中都发现了血迹。
事发将近两月,据称涉案女子已被拘留送检。目前,案件仍未有官方通报,微博平台上相关话题也被撤下。
(来源:人民网)
点评:反对受害者有罪论,停止网暴无辜者
无论是唐山烧烤店事件,还是同期几起犯罪事件,我认为但凡有点良知和理智的人,都应该统一意见,应该严惩凶手。
针对网上层出不穷的“受害者有罪论”、性别仇恨和地域攻击,我也主张有关部门借此好好整顿网络舆论环境,对恶性言论散播者严加追责。
对于那些不惜在网上释放暴力想法的人,我想说:这个世界没有天生的善人和恶人,只有受约束的文明人和不受约束的野蛮人。凡是在网上散布这些邪恶思想的人,很可能都有反社会人格的倾向。历史已经一再证明,如果不对这种反社会人格加以引导和制度性压制,必将生出恶之果,最后导致秩序的崩塌,让所有人都丧失安全感。
最后,就唐山这件事我还想问两句,受害者的经济损失应该由谁补偿?行凶者必须承担巨额赔偿,这是可以肯定的,甚至赔偿10年以上收入也不为过,毕竟看上去精神损失极大。
另外,针对这种公开场合发生的明目张胆的暴力事件,受害者是否可以主张国家赔偿?如果有懂法律的朋友,不妨留言向我科普一下。
One More Thing
3地因过度防疫被国务院通报
6月11日,据交通运输部官方微信公众号,近日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警示通报,表示个别地区存在疫情防控通行过度管控、重复核酸检测等问题。
一是河北张家口下花园西高速口防疫检查点对所有外来货车司乘人员,不论是否持有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都要求重新做一次“核酸检测+抗原检测”;不论司乘人员通信行程卡是否带*号,一律要求登记报备,否则不允许下高速。
二是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沪渝高速安庆收费站(眉山出口)防疫检查点对来自外省低风险地区的货车司机要求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合肥市方兴大道收费站防疫检查点对所有外地货车司机以“留取核酸检测样本”名义,变相强制开展核酸检测。
三是陕西省商洛市商洛东高速口防疫检查点对来自外省涉疫地区货运车辆,一律进行劝返,限制货运车辆通行。
通报要求,各地要进一步巩固打通交通大动脉、畅通物流微循环工作成效,确保高速公路服务区和收费站、港口码头和航道船闸应开尽开,规范防疫检查并接受社会监督。
(来源:新华社)
A股将迎来史上最大退市潮?
全面注册制度下,常态化退市机制在深化。2022年作为“最严”退市新规落地的第二年,A股将迎来最大规模终止上市潮。当前,已收到沪深交易所“退市令”的公司数量已达40家,超过2021年全年退市公司之和。
同时,退市节奏加快,财务组合指标与审计意见威力彰显。据统计,有27家公司退市原由涉及“非标”审计意见。其中更有10家*ST公司,“审计意见类型”成为其触发退市的唯一指标,堵漏传统保壳手段,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优胜劣汰”。
(来源:证券时报)
北京一养老旅游机构爆雷
6月10日晚,北京市公安局大兴分局发布情况通报称,北京博康艾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警方已对此立案侦查,公司法人陈某某及主要涉案嫌疑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公开资料显示,博康艾馨集团成立于2009年,公司主营业务覆盖养老养生、休闲旅游、医疗保健等多领域,在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设有数十家分支机构及关联企业。有了解博康艾馨发展历程的人士称,博康艾馨早年主要卖保健品,大概在2015年开始一边做旅游,一边卖投资理财产品。
近几年,该公司以年化15%左右的高收益率,在北京、天津、湖北、陕西、河北、江苏等全国多个省市,吸引不特定老年人投资理财。
其模式大致为:通过低价游吸引大量老人,游玩过程中开会、上课,以高收益诱导老年人投资理财。多位老人告诉记者,他们最初是在公交站、公园等公开场所与博康艾馨业务员认识,也有的是通过亲友介绍。不少老人投资了数十万、数百万元,年化收益普遍在15%左右。2021年年中,由于疫情等原因,公司资金链断裂,大批老人追债未果陆续向警方报案。
该公司一名接近核心管理层的一名前员工透露,博康艾馨集团在全国范围内的客户总数可能有2万多人,涉及未兑资金规模可能超过10亿元。
(来源:华夏时报)
本文编辑:李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