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下面两个攻略,
来自会吃会玩的徐福晋和Moment。
扬州,十年前第一次去后便念念不忘,感叹城市的整洁、早茶文化的兴盛、令人放松的生活节奏……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交通不那么便利。直到去年年底,连淮扬镇高铁终于贯通,时隔十年的出游计划立刻被提上日程。
扬州行之早茶
花园茶楼、冶春小馆
搭上早晨6点钟的第一班高铁,我们来了。这么早出门,当然是为了那一口魂牵梦萦的早茶。被评为黑珍珠二钻的趣园茶社应该是近年来“皮包水”中的顶流了,可惜因为网上叫号系统关闭,实在没有勇气在现场排队两三个小时,两个早上都没有吃到。
下了高铁便直奔扬州本地人推崇的花园茶楼而去。连出租车司机都极力推荐,可惜经过两天的比较,作为一个外地人认为花园的味道着实比不上三春中的冶春。(三春指富春、冶春、共和春,其中的富春相当于早茶界的黄埔军校,许多茶点都是富春首创,他们比较讲究传承。)
扬州的每家店菜单都大同小异,所以我们吃的东西也都差不多,但是口味却有不小的差别。在花园茶楼,体现出了扬州早茶的工整而华丽:小菜已经提前摆好,接着是各色茶点和时令特饮,最后目不暇接的面点则把筵席推向高潮。
花园蒸饺—豆腐皮包—千层油糕—面—虾籽馄饨—三丁包—腰片汤—小烫干丝—松子烧卖—蟹黄大汤包,我心目中的排名。蒸饺肉鲜多汁,咸甜口很得我心。甜甜的豆腐皮做馅包包子很奇妙。
干拌面最简单接地气,青椒肉丝面,也是汤头浓郁好吃。小烫干丝不如大煮干丝,蟹黄大汤包差评,又贵又难吃,怀念以前吃过的富春,记忆里富春的蟹黄汤包好鲜啊,不知道现在变了吗。
第二天早上一睁眼,就想着还要预约趣园,刷了许久还是一直没在网上放号(简直是我此行心中的痛)。听了扬州女婿的推荐,来了冶春小馆,特地跟我说要来小馆不要去总店。
作为一个外地人,个人认为口味秒杀花园,如果有喜欢花园的不要喷我。
每一种都很好吃,虾仁面也可以不用点,汤还可以,可惜面用的是挂面。蟹黄包比花园的鲜美多了,小小托盘呈上来也不怕汤汁洒落。
三丁包内馅清晰明朗,鸡丁、肉丁、笋丁丁丁分明。肉包扎实菜包清爽,赤豆元宵也已经完全炖煮到位,软软糯糯。环境不错,就在冶春园里面,坐在二楼可以欣赏窗外的绿树成荫。
扬州行之午餐
怡园饭店
午餐选在人气餐厅怡园饭店,坐在二楼能看到外面的四望亭。
蟹粉狮子头和扬州炒饭推荐,狮子头油脂的浓香和蟹粉的鲜香交织,汤头又是清澈的爽口,很好吃。炒饭是粒粒分明的,吃完碗底也很干爽,虾仁、香菇、笋丁、鸡丝……口感丰富。
烫干丝感觉每家都差不多,可能我对干丝不感冒。
腰花我更喜欢吃徐州的,明火快炒恨不得还带着血丝端上来,怡园的腰花没有配菜山药好吃。软兜有一点点腥气,一般吧。整体没有达到我的期待有一些些失望。
扬州行之下午茶
网红咖啡馆:21℃
咖啡爱好者怎么能不打卡扬州的咖啡馆呢?吃了饭就打车来到大教场的网红咖啡馆21℃。
整个店面是明亮的克莱因蓝和白色,还有最近超火的日落灯,拍照非常出片。虽然下着大雨,也有好几桌小姐姐翻台打卡。
点了拿铁和特别推荐的咖啡奶冻,出品挺好。咖啡奶冻需要自己把稀奶油浇到奶冻上,白色的奶油沿着边缘缓缓流下的,像极了融雪的富士山。
扬州行之晚餐
新派淮扬菜:大潮淮
不知不觉又到了晚饭时间,感觉一整天都在吃吃吃。做攻略的时候网上有不少人推荐大潮淮。新派淮扬菜的代表。走了一天太累了,图方便选了这家离民宿近的,有不少学生和本地人,去晚了要等位,因为不是周末排队的人不多,等了两个号就到了我们。
坐下看了菜单,发现应该叫融合菜。一提到融合菜,我的内心是抗拒的,多而不精是我对吃过的融合菜的定位。菠萝油条和笋干肥肠可以给4星,油条起码复炸了两遍,嘎嘣脆的,肥肠用的是大肠头,虽然没有下很重的料但是没有异味处理的很干净,吃起来糯叽叽。菜很便宜量也挺大,两个人吃还剩了一半。
ps:在东圈门壶园菜馆对面打包的老鹅味道很棒,鹅肉不柴,卤汤也不齁,沾着吃很香。实在吃不完了扔在饭店好可惜。
扬州行之住宿
网红民宿:无唬•核桃
扬州是一座早睡早起的城市。晚上9点之后,扬州的大部分街巷就进入了静谧,仿佛人们要为享用晨间的美味而养精蓄锐。我们也要到住宿的地方了。
这个大力推荐一下,是我提前定的网红民宿无唬•核桃,就在晚清第一园——何园对面的巷弄里。本来对网上的照片心存疑虑,怕太具迷惑性,不曾想住进来之后完全赞叹!
设计风格十分统一,有点清新又温暖。由仓库改造而成的房间高挑的屋脊很有特点。共用的客厅饮料咖啡随取,洗浴用品都是欧舒丹,浴巾厚实干净,淋浴水流柔软,一次性耳塞隔绝噪音……总之处处贴心,除了房屋本身的的结构问题隔音不是太好,其他配置高过某些五星级酒店!推荐你们来扬州住这里。
第二天临走前还特地赶回来品尝了一楼餐厅的美食。虽然不是本地的淮扬菜系,但我完全没有后悔把最后一餐留给这里!
惊喜,真的值得wooho一下!烤鸭披萨手工饼底烤的薄薄脆脆,芝士十分丰盈;不要被腐乳意面的名字吓到,它并不是黑暗料理,腐乳味道并不突出,反而意外的香浓,披萨和意面都是中西碰撞的款,却那么合拍;
小食拼盘的鸡块好评,不是半成品鸡米花面多肉少,而是大块的鸡肉而且完全没有冷冻鸡的骚味;自制提拉米苏真的吼吼吃,酒香咖啡香交织甜度也刚刚好!盲点的每一道都没有踩雷, 下次还要来尝尝其他菜式。
此番广陵之行,天公也不甚作美,但仍觉无碍。十年后故地重游早茶依旧美味,景色也未衰退半分。像一位许久未见的老友,亲切又自然,真好。
有些地方就是老天爷追着喂饭吃,比如扬州,先有鱼米之乡吐个果核都能结果的天时;后有运河之畔最大码头的地利;再有宇宙最大旅行博主李白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文案引流。
于是正月刚过,秋衣秋裤还没脱,游客就就都按耐不住强行“烟花三月”了。吃货的出游总是特别简单粗暴,我们直接抵达美食目的地!
花园茶楼
相较冶春、富春的名声在外,平价版的花园几乎听不到游客的声音,多少扬州土著首选。我们点了一笼综合,所有特色包子就都在其中了,其中最让我惊艳的当属三丁包和豆腐皮包,满满一口能感受淮扬美食繁而不掩本味的精髓。
早先的茶楼就只是早餐,现在也都灵魂变通,大煮干丝、腰花面、软兜这些大大押金的菜也都能点的到。
粗茶淡饭
友情提示,东关街上的粗茶淡饭排长龙,不妨去国庆路上的,店面更大体验感更好。推荐藕粉圆子和捶藕,拿藕粉做皮儿裹的馅料做成的汤圆,糯糯粘粘的,但又很养胃,吃完了很舒服。
在扬州,几乎每家做藕粉的都会打出自家藕塘的标语,虽然不得以考证,但也足见种藕在扬州的普遍,不知是否心理作祟,守着藕乡吃藕,确实格外香甜。
壶园美食
与东关街一巷之隔的一个小苍蝇馆,就因为大众点评排名第一,引来络绎不绝的游客,但有啥说啥,他家的菜品味道挺好,但就是不像淮扬菜,蚕豆很好吃,豆香四溢,又面又沙。
狮子头是好吃的,但不正宗,只有肉香,没有弹性。但门口公厕旁有个推着小车卖的老鹅,格外好吃(我们连着2天吃了4顿鹅,这家是最好吃的)
不二长鱼
进入这家店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家好评率如此高的店,狭小的空间一个总是记错别人点菜的老阿姨,菜做的特别慢。但那口长鱼汤还是惊艳到了我们,奶白奶白的汤汁,鲜的掉眉毛。
由于我个人对腥味特别敏感所以平常我不咋吃黄鳝,总觉得隐隐有股土腥味,但他家的完全不会,无论是爆炒的鳝丝还是长鱼汤都完全吃不出鳝鱼那股特有的腥味。
不 /负 /春 /光
扬州的特色小吃
除了淮扬菜,
扬州的特色小吃是你不得不尝试的!
金刚脐
又叫“金刚麟”“京江脐”,形似虎蹄又像莲花的一种主食,被称为“扬州面包”,这种听上去十分有棱角的食物,在我看来却是扬州最温柔的早点。制作好的面团切成六角形,烤至金黄,入口酥嫩。
糍粑、油墩子
苏中地区特有早餐,糯米腌制拍结实切成长方块炸成的糍粑,吊打一切糯米制品。白萝卜红萝卜香菜切丝,模具里倒入面糊炸到酥脆,趁热吃,香的嘞……
老鹅
没有一只鹅能游出扬州这句话也真不是盖的,几乎老城区每个居民楼前都有老鹅,推荐买前脯,肉质肥瘦更均匀。我个人更爱鹅脖子,越肥越好。
三和四美酱菜
回到家后这几天一直在吃,个人亲测,真的和我们在超市买的罐头装口感不一样。
(以上小吃,无重点推荐店铺,只要不是景区,随便哪个小区菜市场买都不会入坑。)
三月下扬州
有关扬州的美食美景,绝非几个“打卡”点可以窥探的。
现在通了高铁了,建议徐州吃货趁着周末,搭上一辆去扬州的火车。恣意地徜徉于市井街巷,吃早茶,泡澡堂。在街边的早茶铺子外等位,和扬州本地的阿姨唠一唠家常,和遛鸟的大爷下一盘象棋……
扬州的温婉多情、滋润惬意,定能慢慢消解你内心的焦虑和浮躁,感受到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