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又到楼市期中考。
最近,有人统计了今年上半年钱江两岸千万以上二手豪宅的成交量,结果令人大跌眼镜。
根据这份数据,成交量最大的是世纪城,达到了130套;其次是滨江奥体,107套;南星望江(包括江河汇)则为68套。
壹号院成交凶猛
也就是说,仅仅考虑沿江区域的话,江南岸千万豪宅(二手房)的成交量,几乎达到了江北岸的4倍。
而整个江北岸,除了南星望江,其余也只有申花、武林,以及部分城西、之江的排屋别墅,能提供部分“支援”。
实际的差距,或许还要更大一些。
比如,这份榜单只统计了壹号院二期上半年的成交量,为46套;而根据手边买房的数据,上半年壹号院一期、二期总价千万以上的房源,总共成交了62套。
南星排名榜首的仁恒滨江园,榜单显示成交量为13套,与手边买房的数据完全吻合。
02
从具体成交构成看,江南岸之所以能碾压北岸,网红次新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以奥体滨江为例,除了壹号院二期外,交付一年的晓风印月,上半年也成交了36套。
仅这两盘加起来,就超过了南星望江总的成交量。
世纪城排在前面的,是去年年中交付的澄品和去年底交付的嘉品。其中,澄品的成交量达到了41套。
不过,手边买房数据中,澄品上半年千万级的成交量是22套。这其中应有部分是“技术原因”,而即便就算22套,也比南星望江的任何单盘成交要多。
嘉品的情况也类似,但倘若只看面积,155㎡以上户型,上半年就成交了12套。
南星望江呢?无论是去年底交付的御潮府,还是更早一些的御品,表现都一般。
御潮府目前整个网签记录只有1套,而这份榜单的数据统计是4套。
御品上半年总共成交了6套,其中5套网签总价过千万。
撑起南星望江豪宅成交脊梁的,还要靠交付十余年的蓝色钱江和以大户型为主的仁恒滨江园。
03
在豪宅界,一直流传着一句话:老杭州人买南星(望江),新杭州人买奥体(世纪城)。
这是地域观决定的。
南星望江自古就是皇城脚下,住在这里,推窗可见城隍阁,翻过立交桥就是河坊街,很多老杭州小时候就住在这里。
而新杭州人没有这种情节,他们更喜欢城市界面新,发展潜力大的新兴区域。
所以,当这份榜单一出来,就伴随着另外一种说法:老杭州在豪宅领域的话语权渐弱了。
从实际成交量看,因为差距巨大,这种猜测有一定的道理。
首先,双方在绝对数量上本就存在差距。“老钱”的量基本是固定的,而奥体、世纪城等区域吸引的是全浙江、甚至部分全国范围内的“新钱”。
其次,目前的大环境下,类似直播等新钱聚集的领域,相对受的影响较小;而老钱汇聚的实体、制造等领域,更困难一些。
最后,就交付的项目来看,南岸也要明显多于北岸。比如仅最近,南岸就有君品、观品已经或即将交付,而南星望江短时间内没有新鲜血液。
04
当然,也必须看到,虽然总价都在千万以上,但同为豪宅,江北岸与江南岸之间的价差,还是比较明显的。
比如,排在南星成交量榜首的仁恒滨江园,上半年成交了13套,平均单价接近15万/㎡。
再考虑面积整体较大,其成交一套,相当于江南岸网红盘的中小户型,要成交两套或三套(按总价计)。
同样成交量排在前面的蓝色钱江,6月网签的一套约360㎡,单价12.5万;4月网签的一套约237㎡,单价11.8万。
壹品上半年成交了7套,其中6套网签单价超过10万。
换句话说,在南星望江,大部分千万豪宅的单价,突破了10万。
而在江南岸,除了滨江金茂府、壹号院、奥邸国际等少数盘视野较好的房源之外,大多数千万豪宅的单价,集中在7-8万/㎡。
比如,澄品签约的62套中,除了190㎡以上户型平均单价超过8万外,其余集中在7万3至7万9。
嘉品上半年的网签单价,仅一套突破了8万。
就连晓风印月的单价,现在也极少能过10万大关。
05
所以,将这些数据集合起来看,能得出另外一个结论:虽然南北两岸存在明显价差,但这样的价差目前尚得不到市场的完全认可。
抛开地域情节和楼盘品质这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因素之外,南星望江最大的优势在于学区。
刚刚结束的中考中,一份录取名单显示,地处南星的杭州中学,裸考进入杭二中滨江的就达10人。
这个成绩在整个杭州都非常拔尖。
除此之外呢?
你说这里离鼓楼河坊街近,但也很尴尬:走路吧着实要好长时间,开车吧又麻烦,而且望江立交常年车流量很大。
说商业,这一带目前也没有大的综合体。若是同样是去万象城,奥体的走三桥,世纪城的走庆春隧道,时间上也差不多。
即便是学区好,那也不是整个南星望江都读杭州中学啊!
于是,接下去就会出现两种情况:若是这样的价差维持不变,那么北岸千万豪宅的成交量,就有可能被南岸越拉越远;
又或者,在市场的作用下,价差难以维持,慢慢趋向一致。